院前急救模型,訓練模型
↓請點擊下面圖片了解產品詳情↓
您只要致電:021-64182526,我們可以幫您推薦符合您要求的院前急救訓練模型相關產品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↓請點擊下面圖片了解產品詳情↓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院前急救模型,院前急救訓練模型
在現實生活中,人們遇到突發(fā)急病或意外傷害的可能性偶有發(fā)生,尤其是患者在進入醫(yī)院未就診或在自由活動過程中偶可碰到,及時、正確、有效地搶救,是提高搶救成功率、降低死亡和致殘率的保證。心肺復蘇(CPR),就是針對驟停的心跳和呼吸采取的“救命技術”。公眾學習的心肺復蘇,即是基礎生命支持技術。身體內沒有氧庫,腦細胞在常溫下如果缺血缺氧4分鐘以上,就會受到損傷,超過10分鐘,腦細胞損傷十分嚴重,幾乎是“不可逆”即“無法恢復”的。這樣,即使僥幸被救活,智力也將受到極大影響,甚至成為沒有任何意識的“植物人”。所以國內外專家們幾乎眾口一詞地提示我們:循環(huán)停止4分鐘內實施正確的CPR效果好;4~6分鐘予以CPR者,部分有效;6~10分鐘行CPR者,少有復蘇者;超過10分鐘者,幾乎無成功可能。
調查中發(fā)現,在15個條目中,對120急救電話的知曉率最高,其次為觸電、煤氣中毒,燙傷急救知識知曉率也頗高,而知曉率最低的心肺復蘇按壓比例、脊柱損傷的搬運、心搏驟停的判斷方法則較低,這說明,在醫(yī)院工作的這些非醫(yī)務人員所知曉的急救知識還是來自于社會生活常識,不會因在醫(yī)院工作而更注重急救知識學習,僅有的一些急救常識只是生活積累而已,如對心肺復蘇、創(chuàng)傷急救等的掌握程度與。參加急救培訓與未參加培訓的人員,在急救知識的掌握及急救行為有著明顯差別,參加過急救培訓的人員,參與急救的主動性、積極性顯著高于未培訓者,呼吁社會、醫(yī)院領導要重視院前急救的培訓,組織民眾,尤其是在醫(yī)院工作的非醫(yī)務工作者積極參加院前急救知及技能培訓,提高院前急救的參與意識,以保障搶救成功率、降低病死率和致殘率。
近年來,我國的急救體系也在不斷完善,并取得了顯著成效,但仍有待完善。在專業(yè)醫(yī)務人員方面,現行的職業(yè)醫(yī)師管理體系沒有針對從事急診急救,重癥監(jiān)護等急救相關領域的醫(yī)生資質的管理要求。同時由于傳統(tǒng)醫(yī)學繼續(xù)教育模式對急診急救技術重視不夠,使全體醫(yī)務人員普遍存在著急救技能不規(guī)范的現象。在公眾培訓方面,一方面,急救知識的普及率仍然顯著不足,絕大部分城市的急救知識普及率不足1%;另一方面,急救培訓的方法需要標準化,目前承擔急救培訓的多為醫(yī)院,急救中心和紅十字會,在培訓師資、培訓教材、培訓方法、培訓對象和培訓資質認定等方面都存在差異。
- 上一篇:全功能護理仿真模擬人,模型 2017/8/17
- 下一篇:心肺復蘇模型與除顫相關知識應用 2017/8/16